校友专访@MScFE | 李海天

Q1 在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的就读体验?
总的来说,我认为体验还是很棒的,尽管我选择的职业发展道路和大部分同学不同,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尝试和研究,但是在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的一年多,我认识了很多非常优秀的同学,也交了很多的好朋友,大家都有着类似的爱好和相近的价值观。此外,学校自由的氛围和高度的国际化,让我在认识世界,研究问题的过程中,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,这也是我一直以来认为大学需要在学生发展中扮演的角色,很感激这段时光,让我受益匪浅。
Q2 在金融工程硕士项目担任班长令你难忘的一些校园回忆
由于疫情的原因,同学们一起相处的时间也就半年左右。但在这短短的一学期内,还是经历了很多难忘的活动。印象最深的自然是welcome party,作为班长的我,见证了项目组的老师和同学们一点一滴的努力,每个人都很用心,最后的展示也很不错。这也是我第一次组织大型活动,从中也学习到了很多。

Q3 为什么选择继续深造?
这个想法并不是我来了金融工程项目才产生的,其实在本科的时候,就有考虑过继续深造,只不过当时对科研还不太了解,也不能够确定研究方向。之后,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,我慢慢的对于一些学科有了认识,脑海里形成了大致的轮廓,再加上和项目里面一部分老师的沟通,我笃定了我想要深造的想法。
Q4 为申请PhD做了哪些准备,简单的进行经历分享
和大部分同学申请PhD的经历比较类似,先联系老师,然后跟联系的老师进行沟通。在沟通的过程中,我认为很大的一个要素是,联系的老师要有position,如果可以的话,这一点需要尽早确认。因为如果老师没有position,或者position概率不大,接下来进行的交流意义都不是很大。在这期间,因为要联系很多老师,所以要考虑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。另外,msc期间的gpa也很重要,我的gpa并不高,只不过我现在的研究方向基本上用不上硕士阶段的学习内容。但大部分情况下,gpa既反映了一定程度的学习能力,phd的申请往往也是跟msc期间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关联。最后,老师的推荐其实是决定性的,不管是内地还是海外,博士大部分都是申请考核制,这就意味着推荐信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,因此要充分的发挥自己拥有的学术资源,包括自己本科期间熟悉的老师,我就是在我本科老师的推荐下,有机会跟着我现在的导师学习的。
